陈寅恪的“关陇集团”学说里,有这样一句来描述中国女地质队员的,“她们以纤柔文弱之躯,奔赴荆棘坎坷之路,摒弃偏见,重燃生机,扩大恢张,终能创焕然一新之格局”。同样,在我们川核地质调查院也有有着这样一群女性。在远离车水马龙、高楼大厦的繁华城市,她们皮肤黝黑,勤劳朴实,和男性一起踏着飞沙走石,冒着狂风暴雨,顶着炎炎烈日,背着繁重的样品,穿过一块块田,跨过一道道水,她们阳光、她们灿烂,她们是地质队伍中一抹绚丽的风景,在绵阳市安州区抒写着她们的篇章。
不畏艰难,一心一意赴一线
川核地质调查院土壤治理的项目队伍,是一支只有4名女性的团队,她们来自不同岗位,为了打响首次农业地质转型项目——绵阳市安州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而聚集。此次与辐测院合作的绵阳市安州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,是我院农业地质转型的一次突破,因为工期时间短,任务重,原本做科研技术的她们也不得不赶赴一线,为院的转型升级而奋斗。从未接触过土壤项目的她们,却要在两周内完成4个乡镇、80个村、119平方公里、3086个点位、3476件样品的采集,项目的采样标准非常严格,每个点要在60公分深的坑里,从向阳面的0~20公分处和20~60公分处的表面和剖面分别取样。面对困难她们没有因此泄气,反而和男同志比着来,脚磨破了,鞋走穿了,那就再给鞋底塞纸加厚;被田里的麦芒、稻穗拌倒和刺伤,那就穿牛仔裤、长袖工作。她们顶着炎炎烈日,忍受着麦芒扎进皮肤里的疼痛,每天都保证每组团队采样的数量在30件以上。农忙时节,整个安州区的农田灌溉,田里的庄稼每年都在等这个节点都江堰的水引流过来,所以只能先完成农田里的采样。有些已经灌溉了的农田就很难采样,杂草底下就是淤泥了,她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,尤其是第一次出野外的王丽坤,在跑线途中,摔倒了再爬起来,被刺划伤无数下,还差点滑到沟里。身为女性,她从来没有抱怨过,依然积极、主动工作,珍惜大环境不易的情况下,努力争取得到的项目。项目上的男同事们也是打心眼里的佩服她们,就连辐测院的同事们,也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说,地质人了不起!奋斗在一线的女地质队员更了不起!
不言放弃,以身作则树榜样
这支女性团队均为研究生学历,她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高学历,被派到一线项目上而心生不满。在没有网络、甚至经常断电的野外,她们有的大病初愈、有的孩子嗷嗷待哺,但她们从未因个人原因而轻言放弃。实在是想家了,作为母亲马婵华会给孩子写信,她说:“我很想陪着你,但我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陪伴你的成长上,生命有多种可能性……我想活出精彩的样子,或许我真的不是伟大的妈妈,但我想告诉你,只有不断地坚持努力才能绽放生命中的精彩,我很希望在这方面成为你的榜样。”作为一个母亲,要为孩子树立榜样,作为在野外相对有经验的“姐姐”来说,鲁霞也给大家起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。她自觉肩负起照顾大家的重任,带大家一起学,还主动给大家鼓劲打气。她说,每每在悲观的时候,抬头看见自己身边的“战友”,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已经黑的发亮的皮肤、长满老茧的双手,因为和自己抢着多背样品而磨破的衣服,瞬间觉得既心疼又愧疚,“作为团队里唯一一个有经验的“姐姐”我不能轻言放弃,这就是团队,一个人放弃了,其他人就会懈怠,团队也就散了。既然出来了,就要坚持,这是团队的坚持,也是我们身为地质人的坚持”。
不断前行,直面挑战迎未来
地质人最好的故事,自然是发生在野外。现今她们已经结束了野外工作,即将奔赴新的挑战,开创新的征程。在地质路上,她们不断前行。面对未来的挑战,她们始终充满积极向上、有梦想、有朝气、有拼劲的感染力,传递着川核正能量,做永不凋谢的川核玫瑰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川核玫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着光,她们提升自身技能、展示自我才华、实现人生价值。我相信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们,越来越多的川核好声音传播出去,不断谱写着新的川核梦华章。